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茜)5月5日下午,北京市科协在北京举办“中国前沿科技创新治理——北京市科协专业智库‘论策论道’沙龙”活动。
北京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沈洁在致辞时表示,北京市科协着力打造科学家精神宣教、全链条人才托举、前沿性学术交流、落地化科创服务、社会化协同科普、专业化决策咨询、国际化科技交流、全媒体科学传播8个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参与科技治理。在专业化决策咨询平台建设中,通过“汇智工程”,把科技工作者个人智慧上升为有组织的集体智慧,聚贤汇智,集思广益,形成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强大合力。
在主旨报告环节,与会嘉宾为科技伦理治理相关问题献计献策。
(资料图)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提出,人工智能治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和可控发展,实现激励发展和合理规制之间的协调,最大限度地防范风险,让人工智能造福人类。生成性人工智能治理要从标准、技术、应用、人和合作等层面进行部署,同时要坚持以人为主,提升人的能力,发挥联合国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李真真认为,伦理研究可以创造对话平台,为防范科学技术被滥用或误用提供智力工具和方案,并建议加强科技伦理前瞻性研究,提高风险预见能力和水平,加强伦理影响评估。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中心主任曾毅提出“构建有道德的人工智能”。他强调,要依据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原则、相关法律规范评估人工智能模型、产品与服务,支持企业开展自律自治和管理机构开展伦理安全审查、监管与治理。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翟晓梅在题为“基因编辑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原则和中国经验”的主旨报告中提出,在研究开展之前,应确保已有的伦理审查机制到位;应该加强在科学界、伦理学界、决策部门和公众之间对这类研究活动的社会、环境和伦理含义的对话和讨论,加强与国际同行之间的合作与对话。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石佳友在题为“生物科技伦理审查机制完善的若干问题”的主旨报告中表示,《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下称“征求意见稿”)初步实现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的全过程伦理监管,对提升我国科技伦理治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仍需对征求意见稿的规范定位等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修全建议强化国家顶层设计、部门敏捷治理、行业自律自治、学术界深入研究、国内外拓展合作、第三方平台多方参与的治理体系建设。
活动还发布了《2022中国前沿科技创新治理动态与展望》报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Copyright © 2015-2022 南非快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3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